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任震宇)“五一”假期临近,五一将迎来新一波消费潮。中国者协4月23日,消费行安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,布消提醒消费者在假期出行、费提购物时秉持安全第一的示出原则,践行绿色消费的全第理念,维护自身权利。践行
提高意识,绿色安全为先。五一春夏之交,中国者协风景宜人,消费行安消费不少消费者选择出门踏青、布消购物、费提聚餐等活动。示出出门在外,消费者应注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,排除各类风险隐患,确保平安归来。要注意交通安全。自驾游提前检查车况,守法通行,不去未开放景点、无人区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目的地;给电动车充电时,要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充电桩,确保充电枪头与车辆充电口的干净、干燥,留意不要让雨水流入充电口并远离易燃易爆物,同时预先做好充电安排,避免陷入道路拥堵充电难的窘境。要注意食品安全。在外选择《营业执照》和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齐全的餐饮服务单位,购买包装及标签信息完整的食品,按照说明保存和食用;不要食用“野味”和未加工处理的“生鲜”食品。要注意财产安全。出行在外要保管好随身财物,尽量不携带贵重物品,做到“轻装简行”;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,不轻信各种中奖、优惠活动,了解电信诈骗典型案例,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。要做好疾病防控。保持好个人卫生,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注意避免疾病交叉感染,特别是老人、小朋友要做好防范措施。
文明出行,绿色消费。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,倡导消费者坚决抵制餐饮浪费、过度包装等不良行为,共筑绿色节约消费新风尚。“五一”聚餐时,要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,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,主动践行“光盘行动”。购买茶叶、蛋糕、水果等商品时,主动选择包装简约、质量过硬的商品,抵制奢华浪费的包装商品,摒弃华而不实的“面子工程”。建议消费者在正确评估自身消费能力的基础之上,审慎选择、理性消费,避免冲动消费。
明辨陷阱,及时维权。消费者在面对各种商品时,要擦亮双眼,谨防陷阱。当心虚假宣传。要认真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好坏,不偏信商家宣传,最好在购买商品前要核实商品价格,货比三家,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商品信息,选择正规平台购买。仔细审查合同。如果跟团旅行和进行预付式消费,一定要对服务的价格、质量、规格、标准等合同条款严格审查,明确违约责任,签订书面合同。保留消费凭证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后,要注意索要并留存消费凭证,同时可以对商品宣传广告、聊天记录、支付记录进行截图保留,在遇到消费纠纷时,及时维护自身权益。
中消协还敦促经营者诚信守法、合规经营,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,营造绿色健康的消费环境,重视消费者的诉求,为消费者“五一”假期增添幸福感、安全感,让消费者敢消费、愿消费,提振消费信心。
责任编辑:张林保往期精彩回顾点击蓝字,关注中国五矿”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五矿“算账经营创效,精细管理增效,改革创新提效”工作要求,中国中冶创新构建阿米巴经济运行体系,通过划小核算单元、完善经营机制,推动企业管理效能持续提 ...
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梁莉莎记者顾艳伟)听讲座就送净水器,还免费上门安装,真的有这种“好事”?6月9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三隆镇消费者吴女士向钦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称,家中老人参加灵 ...
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)2013年—2023年是商事制度改革10年。今年,商事制度改革进新征程,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着眼市场经营主体准入、准营、退出的全生命周期,聚焦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流程环节 ...
12月26日,志愿者用互动问答,引导学生文明上网、安全上网。连日来,望江县回龙街道志愿者走进辖区中小学校,开展“e起护苗”安全上网教育活动,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,护助青少年健康成长。记者 江胜 通讯 ...
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罗明东记者顾艳伟)“六一”儿童节前夕,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市场监管局围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“铁拳•桂在真打”行动,聚焦未成年人保护,对辖区校园周边经营店开展执法检查,查 ...
10月30日,四川省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委会疼痛护理学组成立会议在泸州举行,来自全省31家学组单位的31名学组成员及省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了成立会议。本次会议由四川省护理学会外科专委会李卡主任委员主持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