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近日,四防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,江苏江市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省镇使用老年消费者,对保健食品做到“四防”。消协
前不久,提醒镇江市消协接到消费者孙女士投诉反映称,购买家中八旬老母亲购买了1.5万元的保健保健产品,此后,四防她通过网上查询,江苏江市发现此保健品价格虚高,省镇使用ISO体系认证证书是消协假的,要求退货退款,提醒被商家拒绝。购买
2023年,保健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老诈骗案,四防一款成本仅12元的普通食品通过虚假宣传被包装成近4000元的昂贵保健品,受害老年人达上万名,案值1.4亿元。
目前,保健品琳琅满目、五花八门,老年消费群体是保健品销售的重点人群。不法经营者设置了各种圈套,诱导老年消费者“中招”。
镇江市消协提醒消费者,要做到“四防”:
一防鱼目混珠。保健食品是食品,不是药品,不能代替药品用来治疗疾病。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保健食品与药品包装相似,与药品同名或者名称相似。消费者选择时,要认准“蓝帽子”(保健食品标志)标识,同时仔细核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。
二防虚假宣传。有些保健品宣传,或夸大其词,或无中生有,或用名人、患者代言作秀,或用假冒教授、学者、医生现身说法。老年消费者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说成“灵丹妙药”的虚假宣传,凡声称有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的,一律不要购买;未声明“本品不能代替药物”的,一律不要购买。
三防非法销售。一些无良商家看到保健市场空间巨大,一门心思通过非法营销甚至传销等套路精准“忽悠”老年人,以虚高的价格向其推销低劣的商品。消费者要特别注意经营者有无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,切忌通过非法传销、会议营销、电话营销等途径购买,不要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、专家报告、免费试用等活动。
四防长期服用。如果是健康人群,通过日常的饮食能够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,满足机体需要,没必要服用保健食品。从医学角度来讲,只有处于“亚健康”状态的人才需要使用保健品调节机体。如果不管什么成份、功能、是否适合自己,拿来就吃,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如果身体状态得到改善,保健的目的已达到,则不必继续服用。
此外,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,还应注意留存发票、收据等消费凭证,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可直接与经营者协商,难以达成一致的,可拨打12345、12315进行投诉举报。(陈红生 薛晶晶)
责任编辑:温馨宁3月21日,国内某知名教育智库发布“201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中小学百强榜”,合肥市中小学表现抢眼,共7所中小学入选,分别是合肥师范附属小学、合肥市南门小学、合肥市六安路小学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、合 ...
国庆假期马上到了,很多矿区司机却无法休息,昼夜不停地在一线保障生产。不过,有这么一群司机,先从一线“下班”了,吹着空调,坐在办公室里密切监视车辆运行,免除在一线奔波之苦。他们能 ...
再见,喀什!广东“组团式”援疆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返粤_南方+_南方plus5月13日,随着喀什-广州直达航班CZ6839缓缓降落白云国际机场,2023-2024广东“组团式”援疆医疗队以下简称“援疆医 ...